查看原文
其他

敬业 | 涂凌波:一个青年传媒学者的“场上”与“场下”

学部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3-03-31

上得讲堂,下得赛场

他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

斩获一等奖

学生们说他是严谨可爱的学术达人

他还是教工足球队的一员猛将

驰骋绿茵,出战“广院杯”

今天,学部君带你走进“青椒”涂凌波的世界



涂凌波,副教授,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青年教师,担任广播电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编委会成员,中宣部新闻阅评专家等。

学习经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成果: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工程重大项目等多个课题,专著获“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二等奖,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作为团队主要成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从教生涯的第五年,背着双肩包上课的涂凌波老师,走在传媒大学的校园里,有时还会被误认为是学生。不过,在学生眼中,这位从事新闻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青年教师,普通但却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5月,学部君来到涂凌波老师的办公室。他刚刚结束这周三个半天的专业课教学,带着些疲惫,但很热情地接受起采访。“抱歉,办公桌有些乱。”涂老师收起正在一遍遍修改的教案和课件,将厚厚一叠的参考资料放进书柜。


△ 涂老师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上


这既是涂凌波的日常备课常态,又因为一场即将到来的“特殊”课堂而更为忙碌——涂凌波将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参加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北京市青教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青年教师切磋教学的重要平台,对于“青椒”们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


走上新闻理论研究的机缘


我们的采访话题从一本书开始。学部君拿出涂凌波老师前两年出版的《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兴起》一书,这本30万字的专著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已获得了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二等奖、中国传媒大学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这是过去的东西了,不值一提啊。”涂凌波略带腼腆地说道。在他看来,这本“小书”是他过去10年来走上学术生涯的一个简短记录。


△ “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颁奖典礼


10年前,涂凌波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怀着当新闻记者的理想,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期间,涂凌波萌生了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想法。涂凌波清晰地记得初次上导师的课,杨保军教授就从新闻理论研究史娓娓道来,“我先来给你们讲讲新闻理论研究的学脉。”杨老师从徐宝璜先生,讲到甘惜分先生、童兵先生,再讲到自己的新闻理论基础研究。一脉相承的学术传统和研究关切,深深吸引了涂凌波。


△ 研究生期间与杨老师合影

△ 在电视学院与童兵先生合影


杨保军教授宽严并济、求索真理的治学精神影响着涂凌波。导师在学业上要求严格,在学术题目上鼓励学生们自由地进行探索。在人大继续攻读博士期间,涂凌波对现代中国的新闻观念史这一题目很感兴趣,在纷繁复杂的史料和理论框架中抽丝剥茧,他逐渐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完成了博士论文。

博士毕业后,涂凌波从北京城的西面来到东面,执教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经过两年多的打磨和完善,涂凌波出版了《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的兴起》一书。

从博士研究生到“青椒”的转换,让刚刚执教的涂凌波感受到了教师的忙碌和责任。作为2014级国新班的班主任,涂凌波带着同学们假期到河南兰考进行国情实践调研。调研活动节奏紧张,团队白天进各个村庄做采访调研,晚上回来后分小组写稿子、剪片子、做推送。作为指导老师,涂凌波跟同学们一起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完成调研任务。


△ 与2014级国新班同学在河南兰考国情实践调研


调研期间,恰好赶上了涂凌波的生日。班长张昱、关伟娜和同学们瞒着涂老师,悄悄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并在驻地的食堂策划了一场特别的生日活动。

“大家突然起身朝我走来,啪地一下生日蛋糕就出来了,大家唱着生日快乐歌,特别感动。”涂凌波说,这是作为教师身份过的第一个生日,与同学们一起深入基层调研,让生日充满了意义,也是这个职业别样的幸福。

△ 一个“特殊”的生日


理论课可以讲得有趣吗?


同许多“青椒”一样,接踵而至的科研、教学以及部分行政工作,给涂凌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上什么课,怎样上好一门课,是涂凌波面临的首要难题。

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组织的“午餐时间”学术沙龙等小型交流会,帮助涂凌波快速融入了学院,逐步找到了教学方向。每年底的“教学问诊”,更是让涂凌波尤为紧张。他笑称这个活动被大家当作一次“过堂”:“青椒”们轮流上台讲课,听课的则是经验丰富的教授们,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当场不留情面,直入主题,往往都是一针见血。“感谢学院的同事们,把这么多年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我们,帮助我们打磨教学功底,学习如何讲好一门课。”在这些学院组织的活动中,涂凌波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教学方向与风格。


△ 电视学院举办的“午餐时间”学术沙龙


因为从事新闻理论研究,学院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门课交给了涂凌波。在课程探索中,涂凌波试图找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我经常问自己,一门理论课能不能讲得生动有趣一些,让同学们真正有所收获”。除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知识讲授外,还将当前新闻实践活动的丰富案例结合起来。比如,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最新的新闻实践动向,涂凌波专门请来“侠客岛”公众号主编、中央电视台时政摄影记者等业界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和探讨。


△ 央视时政摄影记者李铮走进马新观课堂


课堂上,通过理论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涂凌波还要同学们继续思考、小组讨论:这些新闻报道为何做到好?又有哪些还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需要改进和创新?甚至进一步思考,如何从纷繁的新闻现象中进行理论提升?这些启发性的、开放式的思考,在涂凌波看来,比“教条式”的讲解更有价值。

“我们的新闻理论研究中有一大主题,就是如何解释中国新闻业的运作和发展,背后的媒介体系及其思想观念。因此我们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路径来寻求解释和理解。当然,我们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世界为眼光,坚持求真务实、科学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涂凌波说。在课堂上,涂凌波从社会学、新闻学和传播学多学科视角,通过历史和国际视野解读当下的新闻实践。2018级广播电视学研究生赵鹏,就在听完这门课后,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产生了兴趣。


△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荣获教学成果一等奖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电视学院多年来坚持建设的重要教育教学模式。2018年,由电视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领衔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团队,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领域,电视学院为青年教师营造了广阔的平台,让“青椒”们得以快速成长。从教以来,涂凌波开设了新闻理论、媒介伦理与法规、政治传播等本科课程。此外,涂凌波还主持研究生文献研读课、当代传媒前沿系列讲座等研究生课程。到去年10月,讲座课已经举办了100期,受邀嘉宾遍及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除参加课程的研究生外,讲座也吸引了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旁听。


△ 现场火爆的媒介前沿讲座

△ 电视学院老师同学和嘉宾的合影


与同学们共同成长


初识涂凌波,很多学生的第一印象是严格、认真。课程开始前,学生们就收到了涂老师编写的授课大纲和考核要求,其中详细列出了内容要点和课后阅读材料。从课堂展示、读书报告到期末考核,没有一个环节是可以“水”过去的。

每节课前,涂凌波会根据授课进度,增补相关文献资料,动态地对课程进行调整。这样下来,每节课的知识密度都很大。2016级广播电视学的刘艺晨同学谈到,“能感受到老师想尽可能地多教给我们一些东西。”“涂老师几乎读了我们全班同学要看的书,”2015级广播电视学研究生章铎同学说,“在文献研读课上,涂凌波可以抓住学生展示中的一个点,拓展出一个丰富的知识面。”


△ 与2019届研究生毕业合影


涂凌波老师的温和耐心也感染了许多学生。“涂老师总是特别平等地跟同学进行交流”,2014级广播电视学的张聂天同学谈到。涂凌波会像朋友一样,通过分享求学和找工作的经历,解答同学们的困惑。

已经毕业的学生有困难,还会想起涂凌波老师。2014级的崔啸行同学毕业后,实习单位有一个紧急任务,需要相关材料。崔啸行在微信上向涂老师求助,第二天,正在访学的涂老师给她打了越洋电话。

崔啸行说:“老师详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条分缕析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不仅帮助我完成了任务,还教我如何更好地完善工作流程。”

△ 与2019届毕业生同学在学院合影


涂凌波这样解释青年教师的双重使命: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把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分享给学生;同时,还要不断鞭策自己拓展学术研究,产出新的成果,用科研反哺教学。

他回忆起读研究生的时候,身上有股无知无畏的“冲劲”。随着知识的积累,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则越来越强。

“在图书馆找资料,或者读文献时看到一些材料,有时会汗流浃背,发觉自己太无知了,如果当时能读到这些东西,或许那篇论文会写得更好。”

涂凌波经常给同学们分享,写论文前一定要先反反复复研读很多文献,才能熟悉题目所在的领域,勉强知道研究的现状是什么:“你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所以你越不敢说。”未经查阅文献就轻易动笔,写出的观点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在他看来,做学问需要诚恳和敬畏之心:“昨天我觉得这个很好,今天我发现更多的知识,我觉得还不够好,就要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做学问就是这样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否定自己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涂凌波认为,这或许就是梁启超所谓的“以今日之我敌昨日之我”的治学精神和态度。


△ 在香港城市大学访学期间合影


传媒教师永远是“青椒”


尽管从事的是看起来“枯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但是“青椒”涂凌波对生活保持着十分旺盛的热情。

2016级广播电视学张天放同学上过涂凌波的马新观课程,他没想到还能在广院杯足球赛中再见到涂老师。他将涂老师形容为“电视学院的伊涅斯塔(中场球员,曾多次帮助西班牙队夺冠)”,以技术优势为制胜法宝。


△ 涂老师在广院杯


涂凌波是一位资深球迷,从高中足球队,到大学、研究生系队,一直踢到如今传媒大学的教工队。工作之余一有时间,他喜欢去球场上踢上几脚。此外,他还对实况足球、足球经理等游戏如数家珍,也会偶尔尝试一下“王者荣耀”、“绝地生存”之类的流行游戏。


△ 参加校教工足球队出战“广院杯”

“我们作为传媒人,不管是一线新闻工作者还是研究者,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个性。”涂凌波说,“出现了一些新鲜事物,就得去关注。传媒人应该永远是年轻人。”

比如,抖音APP刚上线,他就去注册了账号,关注这类短视频传播平台。当然,作为研究者,涂凌波会进一步思考:这个系统背后的运作机制是什么?网络对人们的情感表达和交往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关于未来,涂凌波希望“争取做点新的东西”。这个“新”字里,既包括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将理论课上得更好,“让更多的同学喜欢上课”;也蕴含着“青椒”们面临的学术压力和学术开拓愿望。“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我们当代知识人生存的土壤。在历史关头,我们的国家重新繁荣起来。而作为研究者,需要以历史文化、本土经验为根基,以时代发展、国际视野为坐标,研究我们时代重大的命题。”


△ 温和耐心的涂凌波老师


日前,涂凌波在第11届北京市青教赛荣获人文科学类比赛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最受学生欢迎”“最佳现场展示”“最佳教学回顾奖”。未来,在讲好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涂凌波希望能结合社会学与传播学,构建一两门探索性的新课程。涂凌波这样形容“青椒”的研究和教学状态:“一切刚刚开始,永远在路上。”


△ 北京青教赛后与老师和同学们合影


你是不是和学部君一样

被这位可爱的“青椒”吸粉啦

还有什么想对涂老师说的话?

在评论区告诉学部君吧~



猜你喜欢

人物 | 何苏六:学者人生的六个关键词

风采 | 换上运动服的他们,可盐可甜!

人物 | 专访石室中学校友,中传电视学院曾祥敏教授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供稿/贾雨心

 编辑/马昆鹏 

 美编/李玉璞   冯   璐

 主编/丰   瑞   郑   石

 监制/顾   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